- 立秋 | 夏意犹未尽 忽闻秋已来
- 发布日期:2025-08-07 00:00:00浏览量:4
每年8月7~9日,太阳位于黄经135°时是立秋节气。“立”,标志着一个季节的确立和开始。立秋是秋季的初始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载:“秋,揫也。物于此而揫敛也。”到了这个季节,天地趋于收敛,万物渐次成熟,预示着草木结果孕籽,收获的季节到了。
· 立秋三候 ·
一候凉风至
立秋之后,暑气渐渐消退,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,此时风中已有了丝丝凉意。
二候白露降“白露”指的是初秋时节的薄雾蒙蒙,由于昼夜温差变大,清晨的大地上会有雾气产生,并且在植物的叶子上凝结成晶莹的露珠。
三候寒蝉鸣立秋时的寒蝉又叫秋蝉,感觉到阴气上升而开始鸣叫。寒蝉的叫声释放出秋将来到的信号,说明天气真的开始变凉了。
· 立秋习俗 ·
立秋不仅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,还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。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,一直很重视。在民间有“啃秋”“晒秋”等习俗。
啃秋立秋日食西瓜或香瓜,谓之“啃秋”,“啃秋”在有些地方也称为“咬秋”。《岁时风俗》有记:“立秋之时食瓜,曰咬秋,可免腹泻。”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,为的是免除冬天和来年春天的腹泻,清除暑气、避免痢疾。
晒秋每年立秋,随着果蔬的成熟,便迎来了晒秋最旺季节。晒秋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,在江西、湖南、安徽等省的山区,由于地势复杂,村庄平地少,村民们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、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,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的农俗现象。
· 立秋养生 ·
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,《管子》中记载:“秋者阴气始下,故万物收。”在秋季养生中,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指出:“夫四时阴阳者,万物之根本也,所以圣人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,以从其根,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,逆其根则伐其本,坏其真矣。”
循序渐进 万物收敛《管子》中有:“秋者阴气始下,故万物收。”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,立秋是由热转凉交接的节气,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,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。在秋季养生中,要顺应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,凡精神情志、饮食起居、运动锻炼等方面皆以“收”为原则。
适宜进补 少辛多酸立秋以后气温由热转凉,食欲开始增加。此时可根据秋季的特点来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,以补充夏季的消耗,并为越冬做准备。酸味收敛肺气,辛味发散泻肺,秋天宜收不宜散,所以要尽量少吃葱、姜等辛味之品,适当多食酸味果蔬。而秋季燥气当令,易伤津液,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。选用滋养润燥、益中补气的食品。
宜食:芝麻、薏米、山药、竹笋、蘑菇、百合、银耳、荸荠、豆腐、蜂蜜等。
忌食:辣椒、生姜、葱、韭菜等。
· 立秋诗词赏析 ·
《山居秋暝》唐·王维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。竹喧归浣女,莲动下渔舟。随意春芳歇,王孙自可留。
岁月极美,在于它四时各具韵味。夏日的余韵仍在指尖流连,梧桐已开始收集阳光的碎金。让我们怀抱这份暑热里的清宁期待,在节气的转角处,等一阵风翻开崭新的季节篇章。生活终会在叶落声中,绽放它从容的色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