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热线:0510-88751784

首页  >>  新闻中心  >>  公司新闻

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知识分享 | 不锈钢为何能 “ 抗锈 ” ?
发布日期:2025-09-27 09:38:11浏览量:6

不锈钢,这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金属材料,从厨房的锅碗瓢盆到公共设施的护栏,再到高楼大厦的装饰,都可见其身影。那么,为什么不锈钢能在潮湿甚至恶劣的环境下依然“百毒不侵”,不生锈呢?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揭开不锈钢的神秘面纱,探寻它背后的科学原理。


一、不锈钢的起源与发展

不锈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。当时的英国冶金学家亨利·布雷尔利(Henry Bessemer)在炼钢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一种不易生锈的合金钢,这便是最初的不锈钢。随后,经过科学家们的不断研究和改进,不锈钢的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,并逐渐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。


二、不锈钢的成分与结构

要了解不锈钢为何不易生锈,首先要从其成分和结构入手。不锈钢主要由铁、碳、铬、镍等元素组成,其中铬是不锈钢具有耐腐蚀性的关键元素。铬在不锈钢中的含量通常在10.5%以上,当铬含量达到12%以上时,不锈钢的耐腐蚀性会大大提高。


在不锈钢中,铬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,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铬薄膜,这层薄膜能够阻隔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进一步与钢基体接触,从而起到保护钢基体的作用。此外,镍的加入能够进一步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,使不锈钢在酸性、碱性等恶劣环境下依然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。


防锈原理:

- 铬(Cr)形成氧化铬保护膜,抵御水氧侵蚀;

- 碳(C)会与铬形成碳化铬,削弱防锈能力;

- 钼(Mo)在盐水、酸性环境中增强抗腐蚀力。

型号选择:

- 304:日常厨具、保温杯可用,长期接触盐水、酸性液体易锈;

- 304L:304基础上降低碳含量,防锈稍优;

- 316:含钼,抗腐蚀强,适用于医用、海上设备及高端保温杯;

- 316L:316基础上降低碳含量,防锈性能


三、不锈钢的耐腐蚀机制

不锈钢的耐腐蚀机制主要涉及到电化学腐蚀和钝化两个方面。

电化学腐蚀: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腐蚀现象。在不锈钢中,铬元素的存在使得钢基体具有钝化倾向,即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铬薄膜。这层薄膜能够降低钢基体的电化学活性,从而减缓电化学腐蚀的速度。


钝化:钝化是指金属在特定条件下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、不易溶解的化合物薄膜的过程。这层薄膜能够阻隔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进一步与钢基体接触,从而起到保护钢基体的作用。在不锈钢中,铬元素的存在使得钢基体能够在空气中自然形成一层氧化铬薄膜,从而实现钝化。


四、不锈钢的分类与应用

根据不同的成分和性能,不锈钢可以分为多种类型,如奥氏体不锈钢、马氏体不锈钢、铁素体不锈钢等。这些不同类型的不锈钢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,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。


奥氏体不锈钢

奥氏体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、塑性和韧性,常用于制作化工设备、食品机械、医疗器械等。此外,奥氏体不锈钢还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,使得其成为不锈钢家族中的佼佼者。


马氏体不锈钢

马氏体不锈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,但塑性和韧性较差。因此,它常用于制作需要承受较大载荷和冲击的零部件,如轴承、刀具等。


铁素体不锈钢

铁素体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、耐高温性和抗氧化性,常用于制作石油化工设备、锅炉、热交换器等。此外,铁素体不锈钢还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,使其在某些特殊领域得到广泛应用。


通过以上的介绍,我们不难看出不锈钢之所以能够在潮湿甚至恶劣的环境下依然保持“百毒不侵”的性能,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成分和结构以及优良的耐腐蚀机制。


声明:本篇文章转载自网络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我们只做分享使用,不用于商业,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原作者及时联系我们。


联系我们

CONTACT US

电话:0510-88751784        邮箱:wxchain@wxchain.com

地址:无锡市锡山区鹅湖镇蔡湾工业园3区